您的位置:威尼斯-www.3700.COm官网|中国·臻选 >> 资讯动态 >> 集团要闻 |
|
集团要闻
大型系列报道《心怀千顷澄碧,助力绿色发展——抚矿集团“四大产业园区”建设巡礼》之二
浏览:2300次'时间:2022年9月29日
尘烟退却且逐光
——集团公司新型能源产业园区发展进程一瞥
潘立阳 陶 金 鲍雅辉
我们曾试着想见这样一幅可堪久远的画面:沙尘滚滚的舍场,遍布荒草的废岩,无遮无拦的风号,因自燃而悄然飘散的油烟…… 但是很快,记忆的底片即刻被成行连片、莹蓝澄碧、映日璀璨的光伏板所取代,不仅如此,想必那与之相衔、直抵远端的架线,无疑更会将滚滚电能送入一部又一部的热切装置,点亮一城又一城的万家灯火。 这当然不是简单的画面重叠,而是集团公司勇担使命,自我加压,寻求突破,实现转型,坚持综合整治、践行绿色发展而勠力书写的一份“闪光答卷”。
一座“山”的体量
有资料显示,自1905年抚顺煤田实施开采,到1945年日本战败,日本侵略者共在抚顺劫掠煤炭达2亿吨。上世纪五十年代,在新中国建设进程中,抚顺煤矿更是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“动力能源”。据资料统计,在最高峰时期,全国十分之一的煤炭产量来自于“煤都抚顺”。 如此的开采体量,无疑会有与之伴生的排弃物倾泻而出。舍场便是这一高产的“杰作”。 其中的汪良舍场肇始于1933年。进入到本世纪初年,经过近百年时间的长期堆叠,汪良舍场的物料体积已达0.96亿立方米。2007年,集团公司审时度势,拆解难题,经反复调整生产工艺,通过将西露天矿的开采伴生物实施内排,一举终止了汪良舍场的“长势”。 然而,一时之间,西舍场、东舍场、南舍场的“题面”仍还悬而待解。
放错位置的资源
2018年9月28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露天矿视察,指示要“做好矿坑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”。 既要整合,又要利用,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既立意深刻,又谋划深远。如果说“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”,那么昔日烟尘滚滚的舍场也同样是可以利用的广袤资源,如果能将其改造重塑,势必会造福社会,创造新的价值。 坚毅的“抚矿人”谨遵总书记的殷殷嘱托,不负使命,抓住机遇,在具有百年历史的矿坑和舍场上开始了一份“追光逐日”生动答卷的书写。自2019年起,经过一连4年时间驰而不息的消火、平坡固土、抑制扬尘等,几曾困扰舍场和矿坑数十年的火患、滑坡、扬尘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控制和消除,已治理完成区域的空气质量逐年提升,扬尘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,水污染状况则基本杜绝。 不仅如此,集团公司还按照“因地制宜、顺势而为、宜林则林、宜草则草”的原则,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,在全体干部员工中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。每年春雨滋润时节,领导干部身先士卒、以身作则,成百上千名员工群众利用休息时间,组成了蔚为壮观的植树造林队伍。与此同时,西露天矿、林业处、中煤公司等基层单位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。曾经烟尘滚滚、生机淡然的矿坑和舍场,如今已是风烟俱净,天地共色,蝉鸟争鸣,一碧万顷……
容光“换”发
环境变好了,百姓受益了,更好的期许又将怎样? 集团公司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,通过科学规划、精准研判,利用改造后的舍场土地相对平整、上方无植被建筑遮挡的优势,适时导入了光伏产业。 据了解,南舍场光伏电站一期20MW发电项目于2017年上半年正式启动,6月30日建成并网发电,年发电量可达2774千瓦时。 放眼看去,俨然一道融会了光电的迷人景观:并肩伫立的光伏板,仿佛一方蓝天的镜子,吸引着热切的光子纷纷赶来“扮靓”,转而再把一束束的电能“留”给电站,又借助电站奔赴四面八方,去演绎一场又一场能的汇聚,光的合唱。 2022年7月,集团公司再次明确了建设新型能源产业园的工作目标,即主动融入国家“双碳”战略布局,加速推进西舍场300MW和南舍场二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建设,抓住“黄金期”,奋战6个月,力保年底前全部并网发电;深入研究、精准布局“分布式光伏项目”,发挥集聚效应,形成规模优势,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。 按照预期计划,到今年年底,待现有光伏项目全部建成后,总装机容量将可达到340MW,年发电总量达4.7亿千瓦时。 我们采访之时,正值西舍场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的胶着期,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大货车开进西舍场,上万棵光伏发电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昔日的荒坡上飞快地“生长”。 截至目前,升压站电控楼首层模板已经拆除完成,房心回填完成80%;室外设备基础完成90%以上,累计放点完成26138个、引孔完成15206个、打桩完成18520根;箱变底板模板完成浇筑9台,13台箱变基础垫层,道路施工完成6.5公里……不久的将来,西舍场将会成为一片“光的海洋”,更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清洁的能源。 “光伏+农业+文旅”
憧憬总是会在尘烟退却后的光影中,不住闪现。 据了解,下一步,集团公司将探索把生态文旅产业和光伏产业结合在一起,打造“光伏+农业+文旅”的产业态势,并将充分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秉持科学性、安全性、合理性,做好生态治理,转型发展,以新产业助力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,充分利用自身土地资源、科研技术资源、物资资源优势,谱写出更加新美动人的答卷。 光伏发电项目现场。 潘立阳 摄 |